

将文章转发到班级群
该通知指出,目前福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到了关键阶段,为充分发挥小区的战斗堡垒作用,织密扎牢小区防控“安全网”,福州市在全市开展“无疫小区”创建专项行动,以千千万万个基层细胞环境筑牢疫情防控“最后一公里”。 自2022年3月23日起,在全市开展创建“无疫小区”专项行动。
具体怎么做?
我们一起往下看!
↓↓↓
创建时间
自2022年3月23日起,在全市开展创建“无疫小区”专项行动。
创建范围
创建范围包括全市所有住宅小区(含有物业管理小区、无物业管理小区和自然村)。以14天为一个周期,实现无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、无症状感染者、应隔离的密切接触者的疫情“零发生”小区。
创建标准
严格落实封控区“足不出户、服务上门”、管控区“足不出区、错峰取物”、防范区“个人防护、少出不聚”等措施,进一步普及防疫知识、规范清洁消毒、保持环境卫生,引导群众遵守防疫要求,培养健康习惯。原则上要求做到“八个有”和“五个一律”。
● 设有测温验码区、临时隔离区、医疗废弃物收集区;
● 设有外卖、快递配送寄存点;
● 配有测温枪、酒精等防疫物资、《24小时排班表》等;
●党旗党徽、宣传标语、横幅海报等氛围布置;
● 有音响、喇叭等宣传设备;
● 有社区、小区党组织或党员先锋队、志愿服务队等;
● 有24小时专人值班,负责测温、验码、查证;
● 张贴中高风险地区名单、疫情防控通告等告示,张贴人员登记二维码等。
● 所有进入小区人员一律要凭证、测温、亮码、戴口罩;
● 封控区、管控区内所有外卖快递一律不准进入小区,严格实行无接触配送;防范区及其他区域,外卖快递严格落实测温扫码、规范佩戴口罩等措施后,方可进入;
● 所有非本小区人员车辆一律不准进入,医务等人员登记后方可进入;
●所有体温异常者一律留观,体温异常的立即联系转运并逐级报告;
● 小区内部人员一律不准聚集、扎堆,非必要不出门。
除了开展创建 “无疫小区”专项行动
福州还有
四地发布重要通告
↓↓↓
长乐、福清、闽侯、连江发布通告
全面暂停清明祭扫活动
随着清明节假期临近,人员流动密集,疫情传播风险倍增。3月23日,记者从区民政局获悉,鉴于目前我区疫情防控形势严峻,为加强清明节期间的疫情防控工作,有效减少人员聚集,切实阻断疫情传播,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,即日起,长乐区全面暂停现场祭扫活动,丧事从简办理,倡导简约祭扫,严控上山祭扫。
即日起,长乐区全面暂停辖区内公墓(陵园)、生命公园、骨灰楼堂、宗教场所等骨灰安放场所的祭扫活动。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不组织、不接待祭扫纪念活动。具体恢复时间另行通知。
疫情管控期间,全面暂停开展守灵、遗体告别等各类公祭聚集性祭扫活动,殡仪馆每个火化场次随行家属控制在15人以内,车辆控制在1部(不含殡仪车);禁止家属乘坐殡仪车,禁止乐队入馆。
家属进入殡仪馆的,必须出示福建健康码、行程码、核酸阴性证明,扫描殡仪馆单位二维码、测温,外来车辆需在大门处消毒后方可进入。
违反入馆规定的予以劝返,并将通报给有关乡镇(街道)。
各乡镇(街道)、村(居)要压实工作责任,严控祭扫人员上山祭扫,依托进山卡口对群众开展疫情防控、移风易俗、墓地整治、防火安全教育等宣传,并对前来祭扫的人员进行劝返。禁止在祠堂、祖厝、民俗场所等进行聚集性祭祀活动,禁止焚烧冥币、纸钱等祭祀用品和燃放鞭炮。
全区公墓(陵园)、骨灰楼堂、生命公园等殡葬服务机构,指派工作人员统一代为开展集体祭扫献花。
倡导市民采取网上祭扫和居家追思等形式表达缅怀之情。网上祭祀方式如下:3月26日起登录“长乐新闻网”(www.clnews.com.cn)和“文明长乐”“长乐区殡葬所”微信公众号开展网络祭祀。
随着清明节假期临近,人员流动密集,疫情传播风险倍增。3月23日,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,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,推动疫情防控措施落细落实,即日起,福清市全面暂停现场祭扫活动,严禁上山祭扫,倡导开展网络祭扫。
即日起,福清市全面暂停所有公墓陵园(含小南洋公墓及其他坟墓安置区)、骨灰楼(堂)、生命公园、宗教场所、农村传统墓葬区及其他散葬坟墓等场所祭扫活动,具体恢复时间另行通知。
各公墓陵园、骨灰楼(堂)、生命公园等殡葬服务机构将组织开展一次集体代为祭扫活动。
全市范围内禁止人员上山祭扫。各镇街、村(社区)、农场将强化管控,在上山路口设立疫情防控、防火宣传服务站,做好祭扫人员的劝返工作。
清明将至,为确保群众健康祭扫、安全祭扫、文明祭扫,市民政局倡导公众采取网络祭扫、居家追思等安全文明方式寄托哀思。网上祭祀方式如下:登录福州市殡葬协会开设的“清明纪念网”或福清市生命公园网站(www.fqssmgy.com)开展网络祭祀。
传统节日清明佳节即将到来,鉴于目前闽侯县疫情防控形势严峻,为加强清明节期间的疫情防控工作,有效减少人员聚集,切实阻断疫情传播,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,即日起,闽侯县全面暂停现场祭扫活动,严禁上山祭扫,倡导开展网络祭扫。
即日起,全面暂停全县所有公墓(含搬迁集中墓葬区)、骨灰楼(堂、塔)、生命公园、宗教场所、农村传统墓葬区及其他散葬坟墓等场所祭扫活动,具体恢复时间另行通知。
各公墓、骨灰楼(堂、塔)、生命公园等殡仪服务机构将开展一次集中“代客祭扫”服务。
即日起,殡仪馆继续暂停遗体告别、祭奠等人员聚集活动,每场丧事活动准入人数为20人,车辆限制在2部(一部中巴、一部小车,不含殡仪馆专用车辆)。
所有公墓(含搬迁集中墓葬区)、骨灰楼(堂、塔)、生命公园、寺庙等场所要严控前来办理丧葬事宜的人员数量(在骨灰楼内停留的人数不超过3个)。
全县范围内禁止人员上山祭扫。持续巩固违建坟墓专项整治工作成果,做到“五不准”:即不准除草、砍伐绿植,不准翻土、破坏覆土,不准翻修、硬化土墓,不准毁林占地、新建坟墓,不准燃放爆竹、焚烧香烛纸钱。对重新裸露的坟墓一律按新建坟墓处置,发现一起拆除一起。
群众可依托福州市殡葬协会建设开通的网络祭祀平台,采取“云祭扫”的方式缅怀先人。
传统节日清明节即将来临,当前新冠疫情呈点多、面广频发形势,返乡祭祖将增加跨境、跨区流动和聚集性传播的风险,3月24日,记者从县民政局获悉,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,推动疫情防控措施落细落实,即日起,我县全面暂停现场祭扫活动,禁止上山祭扫,倡导开展网络祭扫。请自觉遵守疫情防控规定,共同筑牢疫情防控坚固防线。
来源:福州微文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