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互联网+”时代,网络逐渐成为青少年获取信息、学习交流、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,但网络是个开放的空间,充斥着庞杂的信息和多元的价值观,可能会对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造成负面的影响和冲击。

为了筑牢青少年文明上网、安全上网、理性上网的防护墙,抵御不良内容侵蚀,预防网络沉迷,在此向广大青少年朋友发出如下倡议:
一、树立网络道德观念。自觉遵守宪法和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,抵制负面网络信息,不谩骂攻击他人,不造谣、不信谣、不传谣,不跟风炒作;不制作、不传播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、有违法律法规、有悖人伦道德的有害信息;不点击不健康网站,以及带有淫秽、色情、迷信、血腥、暴力等内容的信息和游戏。
二、增强网络安全意识。提高辨别力、自制力和自我保护意识,不轻信陌生网友,不随便约见网友,不随意点击、下载、扫描来历不明的链接、软件和二维码,不轻易将账号密码和短信验证码透露给他人,不在社交平台上过度曝光个人隐私。同时,家长也要注重教育引导,加强对钱财以及各类密码的管理,严格把控未成年人使用转账、打赏、充值等功能。
三、合理使用网络资源。利用网络资源学习有益知识,提升自身素质,塑造美好心灵。正确处理上网与学习、生活的关系,不沉溺虚拟时空,适度控制上网时长,注重用眼健康,适当开展有利于身心全面发展的课余活动,度过一个健康愉悦的假期。
四、共同营造良好环境。网络媒体要规范信息发布,坚持提供健康的内容链接。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要强化行业自律,坚决抵制未成年人进入网吧。学校和家长要注重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,加强关爱与陪伴,密切关注青少年的情绪变化,防患于未然。

《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》
要善于网上学习,不浏览不良信息。
要诚实友好交流,不辱骂欺诈他人。
要增强自护意识,不随意约会网友。
要维护网络安全,不破坏网络秩序。
要有益身心健康,不沉溺虚拟时空。
从现在做起,从自我做起,
自觉遵守《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》,
做到文明上网、安全上网、理性上网,
共同营造文明的清朗网络空间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