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为深度契合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(“国测”)要求与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(2022版)精神,以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为核心,聚焦区域学习共同体“耘植经典、笃行思政、悦思深读”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,2025年3月3日下午,“国测”背景下中小学整本书阅读暨“福州第二十四中学片区德育思政一体化工作”专题研讨会在福州第二十四中学顺利举行。该研讨会旨在推进书香校园品牌建设,深耕阅读教育的内在价值核心,提升学生阅读的核心素养。


参会者有马尾区各中小学大阅读领航员、大阅读工作室成员、中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、区骨干教师培养对象、福州第二十四中学片区思政一体化工作成员、语文组教师,特邀指导专家蔡春华教授(福建教育学院语文研修部主任、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、语文课程思政室主任),学校党总支书记胡克晶、校长助理谢金山莅临现场共同参加专题研讨会。



研讨会按照课堂活动、专题讲座两个环节精彩展开。
第一环节“整本书阅读”是基于阅读经典《朝花夕拾》而分设同课异构课程。福州第二十四中学柯怀鸿老师执教的《昔日花落今拾起,共寻成长引共鸣——〈朝花夕拾〉整本书阅读交流展示课》,以鲁迅的求学之路和成长故事为阅读载体,通过专题探究、绘制人物卡、创演课本剧、AI访谈时空对话以及书写推荐语等活动,引导学生深入感受鲁迅的思想成长,展现时代群像,聆听时代回响,感悟经典价值,厚植家国情怀。




福州市马尾区教师进修学校正校级督导、马尾区大阅读名师工作室领衔吴东芳老师执教的《夕拾朝花为哪般——〈朝花夕拾〉整本书阅读教学》以“为何夕拾朝花”为核心问题,结合创作背景,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鲁迅的创作意图。课堂围绕鲁迅的“爱”与“憎”,梳理其回忆中的人、事、物,探究鲁迅在“成长与告别”中追寻的人生之路。通过问题引领、对比品读、合作探究等方式,引导学生画出鲁迅的成长轨迹坐标图,感受其平淡质朴的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厚情感,激发学生亲近鲁迅、热爱经典的兴趣,培养对中华文化的热爱。


在第二环节中,蔡春华教授为与会老师带来了题为《从“名著导读”到“整本书阅读”的导读策略改变——以〈朝花夕拾〉为例》的讲座。她对两节围绕《朝花夕拾》的阅读课进行了深入点评,并对新旧教材中名著阅读的要求转变进行了分析。她指出,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,名著阅读已从传统的“名著导读”转变为“整本书阅读”,这一转变要求教师更加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。蔡教授强调,教师应通过多种阅读策略,如精读、略读、浏览等,帮助学生消除与经典的隔阂,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和沉浸式阅读。她建议教师引导学生真实表达成长感悟,鼓励学生制作思维导图,主动整合阅读内容。此外,她还提到,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,设计更具针对性的教学任务,如通过主题式阅读或项目化学习,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阅读兴趣。



阅读怡情、启智,耘植经典,在悦读中深思,在思辨中深读,从阅读中汲取成长的养分,才能笃志而行。在今日的研讨活动中,与会教师以阅读为舟,于经典中溯流而上,在思辨中砥砺前行,从整本书阅读中萃取智慧与力量,坚守教育初心。期待未来我们能继续携手共进,深化交流,共享智慧。
【END】
供稿:柯怀鸿 江文锦
编辑:庄阿铃
初审:吴东芳
复审:段冠军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