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9月开学以来,为深入贯彻落实新学年思政工作调度会精神中的“六个一”要求,我校认真学习贯彻,积极开展心理健康专题活动,为学生心理安全成长保驾护航。
一、2025-2026学年第一学期心理健康工作部署会议
林松海副校长指出,要高度重视高危学生群体的心理动态,强化家校协同机制,共同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。德育处林静主任强调,班主任应扎实做好日常心育工作,对心理特殊学生做到及时跟进,防患于未然。心理老师林泓斌重点介绍了“一生一档”心理建档与心理普测工作安排,要求各年级全面开展学生心理状态排查,切实做好特殊学生的持续跟进。学校将继续推行“1+X+1”帮扶模式,并严格执行红、黄、绿三色预警及分级追踪机制。


二、“生命有质”班主任(段长)心理健康专题岗前培训
心理老师郑筱星从高危学生类型、关键时间节点、常见心理危机线索及日常行为表现等方面,系统讲解了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方法。在心理危机应对策略方面,郑老师强调,一旦发生高危事件,须严格落实首遇责任制,并详细介绍了心理危机处理的四个步骤:保持冷静、确保安全、建立沟通和评估分级。本次培训切实增强了班主任的危机识别与应急处置能力,为守护学生心理健康构筑起坚实防线。

三、“家校同心,共助成长”期初家长会
我校开展期初家长会,本次家长会围绕政策、德育、学科与个性化沟通等方面展开,为家长提供了全面的指导与交流平台。胡克晶书记作《做孩子中考路上的“合格”引路人》专题讲座。他深入分析学生的心理与学习特点,倡导家长以稳定的情绪和智慧的陪伴成为孩子坚实的后盾。德育处林静主任重点强调了手机管理、校园安全和心理健康等问题,呼吁家长关注孩子身心状态,加强情感支持和纪律引导,携手学校共同护航学生成长。本次家长会搭建起家校协同的关键桥梁。



四、“家访暖秋日,护苗润心田”入户家访和心理寻访
9月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,老师们走出课堂,走进家庭,将学校的关怀与教育的温度送至学生家中,实现从学业关怀到心灵呵护的深化。此次入户家访和心理寻访活动,学校通过重点聚焦摸排学习动力不足、亟待心理关怀、单亲家庭、留守儿童家庭学生、有厌学辍学迹象学生、进城务工子女、家庭突发变故等类型学生群体,采取了精准定位策略,深入了解所访学生的家庭环境、成长经历、在家表现等实际情况,还围绕学生在校学习、行为、思想等情况进行反馈。老师们注重鼓励,与家长交流如何为孩子创造更积极的交往环境,呵护其心灵成长。





五、完成我校心理普查工作
9月16日至9月26日,我校在计算机教室完成了本学年第一学期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工作,对全体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,搭建学生心理健康防护桥梁。




六、开学适应心理团辅活动
9月23日心理老师林泓斌组织我校心理委员开展学期初适应心理团辅,活动中林老师以“快乐与幸福”为关键词,为学生适应新学期从情绪表达、目标设定、问题解决、自我觉察等多个角度,为学生适应新学期提供了全方位支持,参与活动的同学也从本次活动中学到了情绪表达的技巧、目标设定的方法、问题解决的策略以及自我觉察的路径,这些所学让他们在新学期的适应之路上更加从容。
七、“觉察思维,赋能成长”心理班会
9月30日下午我校各班开展“觉察思维,赋能成长”心理主题班会。此次班会帮助学生在新学期构建心理韧性,引导学生在面对学业压力、人际关系等挑战时以更积极的心态应对,有效提升了应对困难与挫折的能力,使学生在成长道路上更加从容自信。


END
供稿:林泓斌
编辑:庄阿铃
初审:林 静
校稿:李霖如
复审:段冠军
终审:胡克晶